<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1. 首页
      2. >
      3. 公共服务
      4. >
      5. 展览资讯
      6. 从历史中走来“兔文物”
        发布时间:2023-01-31 来源:宁波日报

        1.jpg

        南朝“永光二年正月十五日之”铭铜兔(宁波博物院)

        2.jpg

        明代透雕双兔纹白玉带板(慈溪市博物馆)

        3.jpg

        民国时期圆雕鹰扑兔水晶摆件(宁波博物院)

        春节期间,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在宁波帮博物馆展出。一批宁波本土“兔文物”,既有“历史感”,又独具精巧玲珑之美,特别招人喜欢。

        兔子在中国人眼里是祥瑞生灵的使者,自古就荣列瑞兽榜单。古往今来,人们将兔的形象融入生活器具和装饰品之中,希望为自己带来福气。此次展出的宁波本土“兔文物”,造型精美,活灵活现,无论是兔形圆雕,还是兔形纹饰,抑或与兔相关的传说故事,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

        宁波博物院展出的一件铭铜兔颇有来历。伏地贴耳、身形圆润的铜兔个头不大,却来头不小。这件文物由甬上着名收藏家秦秉年先生捐赠,是一件南朝文物,铜兔背面刻有铭文“永光二年正月十五日之”。

        还有一件清道光年间浮雕松鹤双兔图黄杨木鼻烟壶也别具新意。这只鼻烟壶直口、溜肩、直腹、圈足,壶身雕有一棵松树,树下两只兔子低头嬉戏,树旁两只仙鹤觅食休憩,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据了解,这件宝贝是由袁梅棠捐献给宁波博物院的。

        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送展的一件清鎏金兔衔灵芝铜件也很有看头。这件文物中的兔呈卧姿,双耳竖起,头转向一侧,嘴衔灵芝,神情可爱。铜件底部有孔,中空。有鎏金痕迹。

        “兔衔灵芝是‘兔文物’中常见的组合形象,寓意吉祥长寿。”天一阁博物院沈芳漪说。

        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与审美,而兔也是中国玉器常见的雕刻题材之一。由慈溪市博物馆送展的一件明代透雕双兔纹白玉带板成为“团宠”,只见一只玉兔呈伏卧状,四足弯曲向前,温顺可爱,另一只玉兔正向前奔跑,造型灵动,所谓“动如脱兔”,大概就是这只兔子的形态吧。灵巧的兔子配以通透的玉的质感,整个画面足可谓玲珑剔透。

        现场展示的一组民国时期的圆雕鹰扑兔水晶摆件,与白玉带板有异曲同工之妙。摆件一组两件,系宁波博物院旧藏,文物里的鹰兔通体透明,形象逼真。

        藏在文物里的“兔”还不止这些。宁波博物院的景德镇窑青花人物故事图瓷罐(底款兔形)、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的清代德化窑青花兔纹瓷碟、象山县博物馆的民国时期的嫦娥故事图圆形朱红漆祭盘等各种“兔文物”,类型多样,颇值得一看。

        从自然到文化,从天上到人间,中国人围绕着“兔”的世代创造、日积月累,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寓意,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化血脉里。

        黄银凤 俞蓓苗/文 严旭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