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企看
-
浙企办
-
浙企扶
-
浙企问
-
浙企融
浙企看
- 立即申请
-
服务业企业“下转上”或新开业入库奖励
申报起止时间:2023-01-23 至 2023-02-10 所属地区:湖州市
- 立即申请
-
服务业企业实现工业分离后入库奖励
申报起止时间:2023-01-23 至 2023-02-10 所属地区:湖州市
- 立即申请
-
住餐业企业从房地产业、批零业分离后入库奖励
申报起止时间:2023-01-23 至 2023-02-10 所属地区:湖州市
-
- 102023-02
-
对话ChatGPT:你的“智慧”从何而来?
从2022年底开始,来自全球各地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绞尽脑汁,用各种刁钻的要求“调教”着一款人工智能——ChatGPT。AI一一应战,给出了史无前例的惊人表现,短短几个月间,ChatGPT在全球圈粉无数。网友与ChatGPT的花式互动。图片来自网络ChatGPT搞定了论文、代码、报告,还能进行诗歌、剧本、小说等“文学创作”。这番大显身手,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比尔·盖茨说它的出现不亚于互联网的诞生;马斯克说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一大批预言家站了出来,大胆预测码农、分析师、新闻编辑等从业者即将失业……ChatGPT俨然成为赛博空间的“顶流”,越来越多的人对它的真面貌产生了深深的好奇。ChatGPT的“智慧”从哪里来?它真的已经无所不能了吗?记者带着疑问,和ChatGPT聊了聊它的前世今生……一个对话大师的诞生:“学习人类语言并不难”与ChatGPT对谈两回,记者不禁惊呼,这一次,AI终于“听得懂人话”了。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尝试同时问ChatGPT和苹果智能手机助手Siri一个前阵子所有人都特别关心的问题:“阳”了之后该注意什么?这时,Siri会因为无法理解问题,直接为我们到网上搜索已有的答案,但是ChatGPT却像一个真正的健康专家一样,合成出了像模像样的回答,而这一解答并非是网络上已经存在的。可以看出,ChatGPT似乎能够明白“阳”的含义,它意味着人的身体健康出现异常,并且,ChatGPT还能根据主题信息,富有逻辑、通顺连贯地阐述建议,最后用总结性的话语收尾,可谓一个真正的“对话大师”。洞悉人类的语言,这个AI是怎么做到的?ChatGPT颇为“谦虚”地告诉记者:“学习人类语言并不困难,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大量的文本数据训练是AI掌握语言的关键,ChatGPT真正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关资料显示,ChatGPT的训练使用了约45TB的数据,其中包含了多达近1万亿个单词的文本内容,约等于1351万本牛津词典。截至2021年的海量知识全部被它收入知识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它能“与时俱进”地解读出“阳”的含义。在“数据是燃料、人工智能是引擎”的时代,海量数据训练必须依靠规模巨大的神经网络模型。据了解,ChatGPT的前身GPT-3,是一个拥有1750亿个参数的大模型。“如果将这个模型的参数全部打印在A4纸上,叠起来将超过上海中心大厦632米的高度。”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告诉记者。模型创新:在海量文本中“读出门道”更重要的,是让AI在海量的文本中“读出门道”。我们知道,语言的含义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处的上下文语境,也就是说,同一个词所承载的语义可能会因为它在句子中出现的顺序不同,以及它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单词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就要求AI在理解一个单词时必须将它的上下文纳入考量。比如,“阳”的意思是“阳光”还是“阳性”,需要AI通过它与其他词语的关联来判断,在生成文本时,AI才能选择适当的词语含义进行表达。“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单词会预先被转化为一系列固定维度的词向量,向量和向量之间夹角越小,就意味着词语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吴飞告诉记者,“训练时,AI会不断地在句子中‘挖去’一个单词,根据剩下单词的上下文来填空,即预测最合适的‘填空词’出现的概率,从而将单词向量表达得更加准确,我们称这一过程为‘自监督学习’。”吴飞表示,这种训练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不过,GPT家族使用的Transformer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创新:首先是引入“自注意机制”,这使得模型能够在更广阔的上下文语境中计算出词句间的相关性,而不仅局限于有限的、相邻的单词;同时,Transformer模型还能并行处理文本中的所有单词,从“逐字逐句”串行处理跃进到并行处理,模型训练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从GPT1-3代到ChatGPT,AI的语言能力能够越来越强大,还离不开“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的“调教”。从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官网公布的流程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ChatGPT通过人类反馈强化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由人类专家对AI输出的结果进行标注,训练出一个“奖励函数”,该函数能够进一步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估打分,促使AI不断调整参数权重,逐步生成更加准确、符合人类语言习惯与价值偏好的回答。我们在与ChatGPT对话的过程中,也无时不刻在为它提供大量的语料资源,帮助它通过用户的反馈改进特定对话的技巧。自我考古:关于“祖先”,还有聊天机器人家族据ChatGPT“回忆”,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机器翻译和语言识别技术。当时,人工智能研究者开始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识别和生成人类语言。作为AI界的新锐势力,ChatGPT背后有一个聊天机器人家族。第一代代表人物Eliza,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维森鲍姆开发的历史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Eliza的人设是个“心理医生”,能在心理治疗情境下,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组织语句,与真人进行对话。它和人类的“沟通”基于模式匹配和对话转化,也就是通过对用户输入的语句进行重新组织和解释,变成全新字句组合,这让它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位耐心的倾听者,似乎真的在安抚患者的情绪,实际上这位医生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第二代代表人物A.L.I.C.E.,由美国人工智能大师理查德·华莱士设计,人工智能标记语言(ArtificialLinguisticInternetComputerEntity)才是它的全名。比起Eliza,A.L.I.C.E.具有更强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问题;同时,A.L.I.C.E.在受训时使用了大量的文本数据,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生成更流畅、更有意义的回答。第三代的IBMWatson是IBM公司开发的一种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与用户进行交流,并回答用户的问题。IBMWatson支持多种语言,并且可以自由切换,更重要的是它的多模态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文本、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在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上,IBMWatson通过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对话。它能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询问并回答问题,开始不再是简单的问答,也可以帮助进行如医学咨询、金融分析等。最后便是今天的GPT大家族。GPT经历了从GPT-1到GPT-3的迭代,逐步升级后,聊天机器人拥有了更大的模型规模、更丰富的训练数据、更强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和更多的多任务学习能力。ChatGPT则是GPT-3的升级产品,自称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语言模型”。它基于Transformer模型,比起之前的聊天机器人,具有较强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可以生成与人类语言非常相似的文本。回答问题:有时难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回顾人工智能发展史上聊天机器人的一次次迭代,ChatGPT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一块崭新的里程碑。不过,当记者问起它的局限性,ChatGPT也大方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能。如果我们仔细分析ChatGPT对一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发现,它有时也难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财通证券2月5日发布了一篇题为《提高外在美,增强内在自信——医疗美容革命》的试验性研报。据介绍,最初研报由ChatGPT生成,表面看起来称得上是一篇框架完善、观点清晰的报告,但后来分析师发现文中存在诸如“标点和术语方面存在明显错误”“无法得知引用数据来源及可靠性”“部分复杂语句翻译后表意不清晰”等问题。再比如,记者请它计算一道简单的鸡兔同笼推理问题,ChatGPT为此尝试了两种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开发商OpenAI也指出,ChatGPT有时会写出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则不正确或者毫无意义的话语,这是因为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判断语义联系的逻辑是“共生则关联”,也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它还可能被人类的参与所“误导”,比如,由于训练者可能更喜欢看起来更全面、篇幅更长的回答,就会导致ChatGPT过度啰嗦,重复多遍没有意义的空话。言语偏见是它面临的另一大挑战。OpenAI表示,尽管他们已做出不少努力让ChatGPT拒绝不恰当的请求,但它有时仍会对有害的指令作出反应,或者表达出存在偏见的言语。现象级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更快融入生活“ChatGPT是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的工程性整合,以机器智能实现了统计关联的涌现。”吴飞表示,ChatGPT是一个现象级创新产品,但它本质上仍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距离真正模拟人类的思维还非常遥远。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杨立昆(YannLeCun)在推特上表示,“ChatGPT和其他大语言模型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不同人数十年贡献的结果”“在通向与人类相仿的通用型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大语言模型只是一条小岔路”。尽管如此,在吴飞看来,我们必须肯定ChatGPT在搜索引擎、聊天工具等应用场景上实现的重要突破。今后,在一些内容生产工作中,ChatGPT或将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解放一批生产力,促使更多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原创性、创新性的工作中去。“我们正从传统的以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为主的二元空间逐步进入物理世界-人类社会-信息空间所构成的三元空间。未来将是人和人工智能共同进化的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授在为吴飞撰写的科普读物《走进人工智能》作序言时提道。更重要的是,ChatGPT“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这种探讨本身,就足以说明大众对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的强烈愿望。“现在的情景,让我想起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击败世界冠军李世石的时候,突然之间,社会各界也如今天一样热烈地讨论起人工智能。令人高兴的是,这也推动了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出台。”吴飞说。人工智能与推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一样,也是一项通用使能技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曾赞誉“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过”,而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也是如此。让世界看到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让更多人投身于技术创新与突破,让人工智能这一通用战略性技术如水和电一样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或许正是一个现象级产品的意义所在。最后,让我们跟随ChatGPT创作的一首小诗,一窥人工智能的广阔未来。“拥有语言技巧,理解人类的心灵,我的目标是,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
-
- 102023-02
-
小规模纳税人在不同城市有建筑项目,一季度预计销售额60万元,如何缴纳增值税?
问:我是A市一家小型建筑公司,在B市和C市都有建筑项目,属于按季申报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我公司2023年一季度预计销售额60万元,其中在B市的建筑项目销售额40万元,在C市的建筑项目销售额20万元,我应如何缴纳增值税?答:《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1号)第二条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3年第1号)第一条规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第九条规定,按照现行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凡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的,当期无需预缴税款。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的,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你公司2023年一季度销售额60万元,超过了30万元,因此不能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在机构所在地A市可享受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政策。在建筑服务预缴地B市实现的销售额40万元,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在建筑服务预缴地C市实现的销售额20万元,无需预缴增值税。
-
- 102023-02
-
2022年全省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发布
纺织行业是我省重要民生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2022年以来,受疫情频发、需求不足、国际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纺织行业总体呈现“一季度平稳开局、二季度波动前行、三季度承压下行、四季度下行加剧”的运行特点。但凭借我省纺织行业产业链完整、产业韧性足、民营企业活力强等优势,我省纺织行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营业收入实现1.1万亿元。一、2022年纺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一)行业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2022年,受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振以及欧美市场进口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我省纺织行业下行压力加大。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业、服装服饰业、化纤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15亿元、2238亿元、4143.1亿元,同比增长-2.8%、0.1%、6%,增速均较上年有所回落。(二)出口增势好于全国2022年,我省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761.8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化纤业出口交货值依然保持较大增幅(增长30.5%),服装服饰业增长5.1%,纺织业同比降幅为2.9%。据海关统计,2022年,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595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比全国增速(5.8%)高出6.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国纺织服装出口份额超过27%,位列全国第一。(三)创新投入保持增长2022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比营收增速高6.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2.5%,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比重创近年以来新高;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新产品产值率达41.4%,比去年同期(40.6%)提高0.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创近年新高。二、2023年工作重点2023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将逐步缓解,存量和增量政策效应不断释放,消费有望复苏,企业信心增强,预计2023年纺织行业运行有望企稳回升。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全力开拓市场一是组织开展“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商务洽谈。迭代升级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管理系统,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利用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等,稳固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二是扩大世界布商大会、宁波时尚节等高能级时尚交流活动影响力,形成中外时尚设计师集聚、时尚品牌首发、原创设计推广平台。三是提升杭州四季青、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等专业市场竞争力,带动行业上下游需求协同复苏。(二)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支持重点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关于促进浙江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先进纤维、现代织造、绿色印染、时尚服装家纺、纺织装备五大领域,支持重点地区创建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核心区和协同区,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二是加快项目实施。招引建设一批强链补链、技术标准在国际国内领先的重大产业项目,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纺织行业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创新和生产制造方式转型智能化改造项目。三是支持企业做优做强。积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雄鹰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三)深化数智转型一是深入开展“浙里智造供(购)全球”专题系列服务活动,聚焦中小企业微型数字化改造,推广生产制造数字化和市场营销精准化的“M+M”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小快轻准”解决方案,提升纺织行业全产业链柔性快反能力。二是深入挖掘纺织行业新模式新业态最佳实践案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培植产业新增长点。三是加快纺织行业“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建设,统筹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企业上云等工作。加快推进中小纺织企业数字化改造“三个全覆盖”。(四)加快绿色发展一是推广非水介质染色技术、高速数码喷墨印花等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支持无锑聚酯熔体直纺长丝等环保聚酯纤维发展,加快发展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二是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园区实施绿色改造项目,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构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三是指导重点地区以年综合用能3000吨以上的纺织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诊断,落实节能改造措施,帮助企业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
-
- 102023-02
-
产业规模首破7000亿元!汽车产业跃升浙江第五大产业
记者9日从省经信厅获悉,2022年浙江省汽车产业实现总产量159.37万辆,同比增长16.9%。同时,全省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7千亿元,达到7155.1亿元,跃升为全省第五大产业。2022年,我省汽车产业经受住了疫情反复延宕、供应链受阻、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展现了良好的产业韧性和强劲的增长势头。相对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成为浙江汽车产业逆势攀升的最大底气。多年发展积淀,浙江积极嵌入全球汽车产业链,2600余家规上汽车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对零部件全领域覆盖,实现了从汽车核心零部件到整车企业的合理布局。围绕汽车产业,全省多地实现差异化布局。以桐乡为例,合众汽车的车间里,一辆辆新能源车哪吒汽车整装待发;在双环传动(嘉兴)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新能源汽车用变速箱中的齿轮,正以每日3000套的速度稳步“下线”;一张包括当地14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骨干企业的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鱼骨图已绘制,“链”动上下游企业供需资源精准匹配。事实上,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一马当先,成为浙江汽车产业的最大亮点。去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26万辆和55.9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6.2%和172.6%,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其中,吉利控股集团加快电动化转型,全年在浙新能源汽车产量27.1万辆,成功入围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合众新能源成为第一家年交付量突破15万台的造车新势力,夺得造车新势力年度销量冠军;零跑汽车年交付量达11.12万辆,同比增长154%。良好的增长势头,使得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2022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比重为8.4%、8.1%,占比分别较2021年提升2.6个、2.3个百分点。同时,浙产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迅猛,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增长点。去年全年浙江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同比增长200.9%,高于全国同期增速80个百分点。如早在去年9月,来自零跑汽车的T03汽车正式出口以色列,且作为零跑首款出口车型,T03已通过欧盟整车形式认证,可在所有欧盟国家内正式上牌注册。瞄准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浙江投资加码,进一步巩固浙江汽车产业集群优势。记者了解到,去年浙江605个重大制造业投资项目中,100多个项目跟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而记者梳理去年11个设区市单体制造业投资最大的项目,发现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项目就有5个。随着这批项目陆续顺利投产,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
- 092023-0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主要内容如下。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制定本纲要。一、形势背景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全民质量意识显着提高,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一批重大技术装备、重大工程、重要消费品、新兴领域高技术产品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金融、物流等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效能逐步彰显,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加突出,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着增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质量作为繁荣国际贸易、促进产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坚定不移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着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着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着扩大,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着提升。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着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布局更加合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建成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质量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三)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行动,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全流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质量专业化服务体系,协同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应用,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四)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全面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资源绿色、高效再利用。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五)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满足多样化、多层级消费需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推动经营者诚信自律,营造安全消费环境,加强售后服务保障。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六)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开展材料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提高材料质量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水平。改进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性能指标,提升可靠性、耐久性、先进性。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数字智能、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七)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产业质量升级,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高起点发展。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质量、管理协同创新,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质量创新促进服务场景再造、业务再造、管理再造,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加快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八)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深化产业集群质量管理机制创新,构建质量管理协同、质量资源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的质量发展良好生态。组建一批产业集群质量标准创新合作平台,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九)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强质量政策引导,推动区域质量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区位优势、环境承载能力及社会发展需求对接融合。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整体质量提升。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健全区域质量合作互助机制,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深化质量强省建设,推动质量强市、质量强业向纵深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十)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加大监测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加快构建全程覆盖、运行高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信用和智慧赋能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十一)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升级消费品质量标准,提高研发设计与生产质量,推动消费品质量从生产端符合型向消费端适配型转变,促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推广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动基于材料选配、工艺美学、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加强产品前瞻性功能研发,扩大优质新型消费品供给,推行高端品质认证,以创新供给引领消费需求。强化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分等分级。增加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消费品供给,强化安全要求、功能适配、使用便利。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实现优进优出。制定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对质量问题突出、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消费品,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十二)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发挥工业设计对质量提升的牵引作用,大力发展优质制造,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重大工程设备监理制度,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与投资效益。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提高机械、电子、汽车等产品及其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进品质升级。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十三)强化工程质量保障。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保证合理工期、造价和质量。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工程施工岗位责任制,严格进场设备和材料、施工工序、项目验收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完善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运营维护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完善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辅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度,将企业工程质量情况纳入招标投标评审,加强标后合同履约监管。(十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落实建材生产和供应单位终身责任,严格建材使用单位质量责任,强化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关键建材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建材质量监管,加大对外墙保温材料、水泥、电线电缆等重点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实施缺陷建材响应处理和质量追溯。开展住宅、公共建筑等重点领域建材专项整治,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十五)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中国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设计、监理、造价等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突出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时代风貌,提供质量优良、安全耐久、环境协调、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加大先进建造技术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发投入,加快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评审、推广。加强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应用,打造品质工程标杆。推广先进建造设备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资源建筑应用,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节能减排。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十六)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技推广、生产托管、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系统性集成、流程再造等服务,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咨询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提高现代物流、生产控制、信息数据等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集成优势。加强重大装备、特种设备、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安装、维修、保养质量水平。(十七)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促进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升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管理和服务水平,规范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市场秩序,改善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消费体验,打造乡村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康养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红色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等精品项目。提升面向居家生活、户外365足球直播无插件高清_beat365平台正版_365bet娱乐平台等的应急救援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推动航空公司和机场全面建立旅客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活动、社区健身等服务项目,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品质。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开展多样化体验活动。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生活。(十八)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效率。围绕城乡居民生活便利化、品质化需要,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服务质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一窗通办、网上办理、跨省通办,提高服务便利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等提质扩容。大力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发展,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用工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逐步扩大城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强化科技标准支撑和物资质量保障。持续推进口岸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控传染病跨境传播能力。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十九)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质量改进、品牌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技术创新能力。(二十)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生产经营战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构建数字化、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可视化。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质量标杆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标准制定等,加强全员质量教育培训,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重视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二十一)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开展品牌理论、价值评价研究,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推动品牌价值评价和结果应用。统筹开展中华老字号和地方老字号认定,完善老字号名录体系。持续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九、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二十二)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深化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推进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依法管理的量值传递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量值溯源体系,规范和引导计量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入推进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二元结构,不断提升标准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深化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功能性定位、专业化建设,推进经营性机构集约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深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从业行为。开展质量基础设施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提高质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水平。(二十三)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国家、区域、产业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快认证认可技术研究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性、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开展先进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方法、高端计量仪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品牌培育、发展、保护机制,推动形成检验检测认证知名品牌。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标准研制与实施、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二十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围绕科技创新、优质制造、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大力开展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推动数据、仪器、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深入实施“标准化+”行动,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构建协同服务网络,打造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区域内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融合,鼓励跨区域要素融通互补、协同发展。建设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跟踪、研判、预警、评议、应对。加强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国内国际衔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十、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二十五)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推动产品安全、产品责任、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有效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与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二十六)健全质量政策制度。完善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健全国家质量奖励制度,鼓励地方按有关规定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着的组织和个人实施激励。建立质量分级标准规则,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引导优质优价,促进精准监管。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投标制度,健全符合采购需求特点、质量标准、市场交易习惯的交易规则,加强采购需求管理,推动形成需求引领、优质优价的采购制度。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将质量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完善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科研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质量政策评估制度,强化结果反馈和跟踪改进。(二十七)优化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制度改革,分类放宽一般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准入限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依法实施严格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和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推动实现生产流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抽查,探索建立全国联动抽查机制,对重点产品实施全国企业抽查全覆盖,强化监督抽查结果处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处置。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召回技术支撑,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加强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建立质量安全“沙盒监管”制度,为新产品新业态发展提供容错纠错空间。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质量竞争、优胜劣汰。严格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持续完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监管机制。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强化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健全跨地区跨行业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二十八)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创新质量治理模式,健全以法治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动员各行业、各地区及广大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方位推动质量升级。支持群团组织、一线班组开展质量改进、质量创新、劳动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和最佳实践,曝光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鼓励创作体现质量文化特色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二十九)加强质量国际合作。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质量对话与磋商,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建设跨区域计量技术转移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贸易质量争端预警和协调机制,积极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规则和标准制定。参与建立跨国(境)消费争议处理和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开展质量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双多边合作。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十一、组织保障(三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健全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三十一)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质量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同步推进,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三十二)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深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纲要实施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
- 092023-02
-
绍兴招商引资迎来开门红 大项目好项目吸金1500亿元
2月8日,绍兴举行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暨“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会上集中签约了31个项目,投资总额近1500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100亿元以上5个,500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1个。这些项目都有较广阔的前景。如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车身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拟年产480万套,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朗迪制药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亿元,将在绍兴进行钙制剂药品研发、生产、销售,正式投产后,预计未来八年累计营业额超150亿元。“今天签约的这些项目紧扣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我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方向,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度大、成长性好,将为我市加快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绍兴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大项目好项目密集扎堆绍兴,背后是绍兴推进专业招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绍兴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突出“补链-强链-全产业链”招商模式,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今年,绍兴将在已有31个头部链主型企业基础上,按照先进制造业强市“4151”计划,制订出台头部企业“龙马计划”三年招引行动方案,打造以中芯绍兴、弗迪电池、卧龙和院士团队等为代表的“新四军”,推动头部链主型项目加速集聚,在此基础上加大上下游中小企业、配套企业、供应链企业招引,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发展氛围。同时,将加大力度持续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好项目交办流转、产业项目晒比、项目督查通报等机制,推动重大招商项目又快又好落地,确保两年落地率达到75%以上。为提升招商效果,绍兴强化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和力量配置,去年起选派百名优秀干部组成4个小分队,分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开展驻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据了解,8日的签约项目中,就有不少是驻4地招商引智办事处新近招引的。绍兴还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招商引智工作实施办法,把招商和引才有机结合,并设立了驻外和晒比两大专班,创新完善招商体系。据悉,今年,绍兴全市将力争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90个,其中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
-
浙江有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有数科技在“数据场景、智能应用”理念下,以企业数据为内核,专注于为金融行业、政府机构提供场景化的数字科技应用服务,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等重大改革项目,以及浙江“企业码”平台的技术支持单位。
-
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交通安全领域的单打冠军-杭州博达伟业公共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产品的研发、销吿、制造、施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3年,公司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浙宝智慈信息产业园。
-
04
2020-06
-
慈溪市长盛悠走进直播间代言“慈溪智造”
5月27日7时,由淘宝中国质造联合慈溪市人民政府推出的慈溪家电专场活动开启,市委副书记、市长盛悠走进直播间,为慈溪本地优质家电产品硬核代言。直播一开场,盛悠热情地与网友打招呼后,便进入“角色”直奔主题,开始推介慈溪,介绍慈溪家电产业,“安利”各类家电产品。他说,慈溪建县历史悠久,慈孝文化、青瓷文化名扬海内外,以慈溪杨梅为代表的四季果蔬深受欢迎。慈溪的创业创新精神,更是成就了浙江综合实力最强县市,全国百强县稳居前6的殊荣。慈溪也是中国四大家电产业基地之一,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有家电整机企业近2000家,配套企业近万家,形成了从零配件生产到整机制造的庞大产业链。大小家电有上千个品种,是全球最大的电熨斗、插座、空气炸锅等产品的生产基地……直播间里,从慈溪市情到慈溪智造,盛悠娓娓道来,向广大网友介绍慈溪的魅力和实力。盛悠在直播中说,当前,慈溪精准对接阿里巴巴丰富的电商生态,帮助广大出口企业有效开拓国内市场,及时缓解企业出口难问题。这次淘宝直播慈溪专场就是借助阿里巴巴春雷计划,打造慈溪产业直播电商供应链体系的一次积极尝试。希望整合更多的资源,积极推动消费者从传统的面对面消费转向线上“云消费”,不断激活消费需求。镜头前,盛悠和主播叶璇一边展示产品,一边卖力宣传。科技感满满的旅行按摩枕、超声波清洗机……这些领跑行业领先技术的慈溪智造产品,被更多的网友所了解,随即开启了一场抢购实惠好物的“手速”角逐。“大家赶快下单!”盛悠面带笑容、语气亲切地介绍产品,还向参与此次直播下单的消费者派发20万专项消费补贴礼包。据了解,专场开播五分钟,就有上万人次涌入直播间观看。1小时后,直播吸粉超十万人次。
-
28
2020-05
-
义乌市“春雷计划”第一站开讲
5月22日,义乌市“春雷计划”宣讲第一站在北苑街道开启。阿里巴巴集团金华产业带经理贺之为北苑街道辖区内60家规上企业介绍了“春雷计划”各业务板块的相关政策。“春雷计划”,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春雷计划”的实施,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推动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产销体系,助力制造企业依托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春雷计划”的实施对做好“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苑街道目前拥有规上企业58家,包含了袜业、吸管、化妆品、针织内衣、饰品等行业,拥有易开盖实业、蝶妃化妆品、宝娜斯袜业等一批龙头企业,街道已上线网红服务中心,帮助企业全面开拓新市场。下一步,我市将根据行业结构特点,分场次开展春雷计划政策宣讲工作。充分利用阿里巴巴平台,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让产业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
22
2020-05
-
“春雷轰鸣”育新机,助企“触网”拓市场---东阳制造“春雷计划”发布会成功举办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各项内容,根据金华市建设民营经济强市暨创新智造发展大会工作部署,抢时间、抓生产、拓市场,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5月19日下午,东阳市人民政府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召开东阳制造“春雷计划”发布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洪,市经信局局长胡易安、金华市经信局软件和生产服务业处处长姜勃、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监王欢及相关业务板块负责人,市经信局、商务局和市场监管局的负责同志,各镇乡街道的工业分管领导以及全市160余家工业终端消费品企业代表参加本次发布会。陈洪指出,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经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一些企业,面临订单取消、销售受阻、资金链紧张等诸多问题和困难。4月初,省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协议,合力实施浙江制造拓市场“春雷计划”行动,并将金华列为定向扶持的5大产业带之一,对于我们做好“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实现“两手硬、两战赢”,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陈洪强调,东阳制造“春雷计划”的实施,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举措,给我市企业带来电子商务“暖春”的信心与动力,希望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各电商平台要充分发挥数据、市场、资本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帮助“东阳制造”拓市场、打品牌,实现“东阳制造”卖全国、卖全球。希望广大东阳企业家大力弘扬新时代东阳人“勤、勇、韧、能、义”的特质,紧紧抓住数字化转型之机,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找到面向未来的发展机遇,再创东阳企业闯市场新篇章。希望经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东阳制造“春雷计划”,全力对我市参加活动的平台及制造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同时要结合“稳企赋能双月攻坚”、工业(金融)专班等工作载体,以非常之时实行超常规之策,全力推动经济走稳向上向好。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发展部总监王欢介绍了“春雷计划”启动背景、社会意义、扶持举措,阿里巴巴集团“春雷计划”的各业务板块负责人围绕《C2M超级工厂计划》、《源头工厂外贸转内贸解决方案》、《金华市场百强工厂定向扶持计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业务分享,给企业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下一步,市经信局将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组织阿里巴巴专家团队与企业加强联系,根据企业的产品特性进行电商诊断分析,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去库存、拓市场、促转型”,打造数字化的全营销渠道。
-
13
2020-05
-
“时尚温州·云上奥莱”购物节启动 “百网万品”APP正式上线
领“春暖瓯越·温享生活”消费券,逛“时尚温州·云上奥莱”购物节。5月11日上午,“时尚温州·云上奥莱”购物节启动,同时“百网万品”APP上线发布。据介绍,购物节活动是响应市委市政府“促进消费升级”号召,推动制造企业与网络营销深度融合,帮助企业打开线上市场,提振发展信心的一大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春暖瓯越·温享生活”消费券投放活动的放大效应,促进企业加快产品创新升级,引导广大消费者关注温州制造产品,鼓励广大市民优先采购温州本地工业企业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于今天早上发放的第三期消费券券包中的“满168减38元”券为线上线下通用券,该券可在“时尚温州·云上奥莱”购物节的线上企业店铺中消费使用。
-
13
2020-05
-
金华市率先启动产业带“春雷计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各项内容,围绕市工业(金融)专班的工作重点,抢时间、抓生产、拓市场,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5月9日,市经信局会同阿里巴巴集团,举行了以“去库存、拓市场、促转型”为主题的金华产业带“春雷计划”启动仪式,这是市工业(金融)专班市场拓展组成立以来的首场对接会,这也是自省政府和阿里巴巴联合启动“春雷计划”以来,全省首个大型对接活动。仪式由市经信局局长贾军晖主持,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张伟亚和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仝腾分别致辞。张伟亚常委指出,开展“春雷计划”,对于我们做好“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实现“两手硬、两战赢”,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常态机制,积极推进“春雷计划”。仝腾总经理表示,我市是首个与阿里巴巴对接的地市,对接下来的对接成果充满期待。仪式上,阿里巴巴各业务板块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就1688、C2M、超级工厂、阿里国际站、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政策宣讲。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经信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市200余家制造业企业参加了活动,仪式结束后,企业纷纷与阿里相关负责人开展了现场对接。根据金华产业带“春雷计划”的活动部署,在接下来的2个月中,全市将举办类似的对接活动20场以上,参与企业达2000家以上,培训电商人才1000人次以上。3年内推动实现“三个二”的合作目标,即全市建立20个产地直播基地,通过C2M超级工厂计划打造20个销售过亿的工厂,实现销售破2000万单。
-
13
2020-05
-
编号SJZB001!全国首个阿里巴巴直播基地落户台州
4月7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合力实施浙江制造拓市场“春雷计划”。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3年内在浙江知名产业带区域建立100个产地直播基地、打造100个销售过亿的C2M超级工厂、定向扶持5个产业带实现销售破1亿单”目标,以数字化赋能浙江制造,推动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产销体系,助力浙江制造依托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为积极响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制造拓市场“春雷计划”的号召,近日,温岭市人民政府、浙江汇富春天电商产业园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达成三方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温岭市直播节活动,标志着全国首个阿里巴巴1688直播基地落户温岭市泽国镇,编号SJZB001。据了解,直播节活动以“商+直播”的方式,联动线下峰会和线上促销,共同打造温岭市产地城市品牌形象。线下将举办直播节启动、网红带货、现场商家直播等活动;线上则有温岭市专场促销活动。通过此次直播节的契机,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当地企业快速通过互联网开拓市场,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经营,进一步坚定当地市场和商家复苏经济的信心。
浙企办
-
-
01
- 创业准备
- 浙江省“标准地”数字地图占用林地许可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
-
- 企业管理
- 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公共信用服务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纳税一件事联办 03